(一)健全普高录取模式1.全市普通高中学校招生统一实行互联网录取,依据考生填报志愿、升学成绩择优录取,录取后自动生成电子学籍档案管理。按志愿已投档录取的考生,不能重复录取。依据全市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和中考成绩统计,分别划定主城区一级高(完)中和全市普高录取的最低控制线。任何学校不能擅自录取达不到最低录取控制线的考生入学就读。2.继续实行优质普高学校招生指标合理分配到地区内初中的招生方法。主城区一级高(完)中划出公费生招生人数30%的指标定向下达到具体的初中学校,依据录取条件和升学成绩择优录取。主城区部分优质高(完)中划出肯定招生指标,面向郊县(市)区统一填报志愿,择优招收郊县班;部分普通高中学校或特点班面向全市招生,全市考生统一填报志愿择优录取。郊县(市)区一级高(完)中招收定向择优生占公费生招生人数的比率不少于30%。普高体育传统特点项目(网点)学校,继续面向全市定向招收体育专长生(具体推行方法另文公布)。3.普高招生学校划分为三类:一类招生学校为省一级一等高(完)中(含相同种类填报志愿学校);二类招生学校为省一级二等、三等高(完)中(含相同种类填报志愿学校);三类招生学校为除1、二类招生学校外其它高(完)中。普高学校招生分三个批次录取,按录取批次设置填报学校志愿。(1)提前批次为外语类学校、主城区一级高(完)中郊县班、飞行员空乘特点班录取,设置一个志愿。(2)第一批次为一类招生学校、二类招生学校录取。一类招生学校、二类招生学校分开设置志愿,各设置统招择优志愿、定向择优志愿和调剂志愿三个志愿,按一类招生学校志愿、二类招生学校志愿顺序投档录取。(3)第二批次为三类招生学校录取,设置四个志愿,按平行志愿投档录取。4.调整主城区一级高(完)中(含相同种类填报志愿学校)招生录取模式,实行一类招生学校、二类招生学校分开设置志愿,按一类招生学校志愿、二类招生学校志愿顺序同一批次投档录取。(1)主城区考生填报一类招生学校志愿时,可选择一所一类招生学校填报统招择优志愿;具备定向生考试报名条件的学生,可按划片对口原则,选择片区内一所一类招生学校填报定向择优志愿;考生还可以选择一所一类招生学校填报调剂志愿。录取时按统招择优志愿定向择优志愿的顺序投档录取。(2)主城区考生填报二类招生学校志愿时,可选择一所二类招生学校填报统招择优志愿;具备定向生考试报名条件的学生,可按划片对口原则,选择片区内一所二类招生学校填报定向择优志愿;考生还可以选择一所二类招生学校填报调剂志愿。录取时按统招择优志愿定向择优志愿的顺序投档录取。(3)一类招生学校录取定向择优生时,以本校统招择优生录取分数降低20分,划定录取定向择优生的最低控制线;二类招生学校录取定向择优生时,以主城区一级高(完)中最低录取控制线,作为录取定向择优生的最低控制线。高中学校录取定向择优生时若有没有完成的定向生招生指标准配置额,纳入统招生录取,依据调剂指标和调剂志愿择优录取,录取分数不能低于本学校统招择优生的分数线。(二)普高学校招生范围1.主城区普高学校实行统一联合招生录取,五华、盘龙、官渡、西山和呈贡户口的考生可考试报名五区内普高。开发(度假)园区的考生,按考区内招生录取范围填报志愿。阳宗镇、汤池镇考生按主城区招生录取范围填报志愿。2.昆一中、昆三中、昆三中经开校区、师大附中呈贡校区、民大附中5所学校开办普高民族班,招收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考生210人,民大附中开办普高阿诗玛班,招收符合条件的学生60人,具体招生指标分配策略及招生方法另文公告。昆八中、昆十中求实校区、昆十四中、官一中、官二中择优招收郊县班的基础上,再面向列入扶贫攻坚的两区两县定向招生50人。昆明女子中学继续招收女子春蕾班。郊县(市)区考生考试报名当地普高学校,按当地招考机构的规定填报志愿。依据《云南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高招生行为的公告》(云教基[2017]4号),自2017年秋天开学起,取消三限政策,严禁公办普高学校招收择校生。(三)规范民办高中学校招生1.民办普高招收昆明户籍的考生,纳入招生考试机构统一管理。民办普高学校招生可以参加填报志愿录取,也可以自主招生提档录取。2.依法加大对民办普高的招生简章审察备案、招生计划管理、录取控制线管理、录取管理和学生学籍管理。民办普高自主招生,不能招收分数低于昆明统一确定的普通高中招生最低录取控制线的学生,不能擅自招收已按志愿投档录取的学生。3.民办普高按招生办学范围跨地区自主招收其它州(市)户籍的考生,需要将拟录学生报经属地教育行政部门核准学籍后方能办理入学手续,不能擅自安排入学后再补办学籍。(四)认真落实加分照顾政策根据哪个主管、哪个审核、哪个负责的原则,打造完善加分照顾资格审核工作责任制。加分照顾审核部门要切实加大加分照顾工作的管理,严格按程序及需要审核办理,严格信息公开公示,实行阳光操作,维护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有关加分照顾项目和标准另文公告。